514-613-1276
contact@mengchenghui.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7:00
热搜: 房产 留学 医疗

痛心!这位让美国人忌惮不已的中国人,永远离开了我们,可我们却一无所知!

[复制链接]
1276 5
萌村小噶K歌达人 发表于 2017-12-16 09:00: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自: 山西太原



照片上的老人,瘦骨嶙峋、面容沧桑,穿着一件随处可见的背心,看上去很普通,很普通。
可是你知道吗?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研究,一直让美国人忌惮不已,填补了我国激光领域的七项空白。

可刚刚最痛心的事情发生了,
竟全国悄无声息,无人问津!

他,就是高伯龙



1928年,他出生于南宁,
父亲是上海交通大学高材生,
而他天资聪颖,是个天才少年,
小学时两次跳级,才10岁就毕业了,
父母考虑到他上初中的年纪太小,
就让他先休学在家。
这段时间,父亲常利用工作之余,
亲自教导他数学,
姨妈则给他买了一套《小学生文库》,
其中的科学家传记更让他深深着迷。
小小的他便立下志向:
要当一名科学家,还得是大科学家!

1940年,他进入汉民中学,
成绩依然出类拔萃,
连老师都忍不住赞叹他头脑聪明,
然而,战火却打断了他的学业。
眼看日寇铁蹄肆意践踏中华大地,
日军奸淫、烧杀,无恶不作,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这个带着满腔爱国情的少年,
竟毅然放下梦想,投笔从戎。



可他进入军队后,却是满满失望。
国民党军中腐败,
他的部队也没有开赴前线,
以身报国的愿望落了空。
于是,他再次拾起科学家的梦想,
更加坚定了科学强国的决心。

抗战胜利后,他进入上海中学学习,
在校仅读一年,
就成功考取了清华大学物理系。
毕业后,进入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1954年,
被哈军工选调到该校物理教授会,
担任物理教学工作。


他一门心思就是努力钻研学问,
从不愿意过问政治,
只想多做实际研究工作去报效国家,
可接下来那个敏感的年代,这是错的。
他曾大胆地公开表示自己的科研观点,
却因此受到批判,被下放改造。
“文革”中,他更是遭受磨难,
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和政治运动的折磨,
他患上多种疾病,
原本的气管炎更转为严重的哮喘病。

尽管遭遇诸多不公待遇,
可他心中从未泯灭科学强国的理想,
默默等待为祖国发光发热的机会!



上世纪60年代,
美国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和第一台氦氖红光激光器,
引发了世界光学领域的一场革命。
把激光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设想,
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关注。
1960年,美国率先开始研制激光陀螺,
并实行了技术封锁!
1971年,在钱学森的建议下,
国防科大成立激光研究实验室,
他被调入开始“环形激光器”的探索之路,
凭借自己渊博的学识,
他很快成为了团队的领军人物。


当时一切白手起家,
制作激光器要什么材料?
不知道。
制作时要用什么理论?
也不知道。
该在什么环境里研究比较好,
更不知道!

这样的核心关键技术,
西方根本不可能告诉我们任何信息。
更要命的还有资金问题,
美国的投入是两亿多美元,
而我们的资金缺少的可怜!

可为打破国外垄断,
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激光陀螺,
他和团队卯足了劲。


没有实验场所,
他就把废弃食堂改成实验室;
没有软件,50多岁的他重新当起学生,
开始自学计算机,自己动手编程,
经费不足,就利用废弃的材料,
自己造设备、搭平台,
铁架子、点焊机、高压电源,
这些最基本的器材都是自己现做的,
再难也要往前抢!
一次,他听说大理石膨胀率较低,
为节省开支,二话不说就推着平板车,
跑到长沙火车站工地去捡废料。

他常年患有哮喘病,要正常工作,
只得长期超剂量服用药物,
可这样搞不好就有生命危险,
在医生的严厉警告下,
他不得不回到北京做手术。
临行前,他一再跟团队交待:
“我这一去不知道结果怎样,
但你们一定要坚持下去!
国家给我们投了那么多钱,
一定要对国家有个交代!”

而等到手术一结束,
他就又不顾身体开启了拼命模式。

当时国内某重要装备研制进入关键阶段,
而镀镆这道世界性难题成为了一道关卡,
他就像着了魔一样,
没日没夜地泡在实验室里,
激光器检测要求严格,实验室要封闭,
到了夏天,实验室就跟蒸笼似的,
可他每次在实验室一待就是10几个小时,
甚至有时超过15个小时,
以至于身上长满了痱子。
20多年来,他几乎没按时吃过一顿饭,
有时老伴送饭来,
还被他指责“打断了工作思路”。

他的哮喘在疲劳时,很容易发作,
每个月可能都要发作两三次,
而他一发病就躺在椅子上喘不过气来,
等慢慢喘过气来后,
他就对同事说:“咱们继续干”!
因为他太着急了,
美国的激光技术在迅速发展,
中国却还没研制出自己的激光陀螺,
他恨不得每分每秒都在研究。



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的攻坚克难,
终于,1994年11月8日,
中国第一台激光陀螺工程化样机,
在国防科技大学诞生。
中国成为继美俄法之后,
世界上第四个能够,
独立研制激光陀螺的国家!

激光陀螺是什么?
激光陀螺,又叫环形激光器,
在加速度计的配合下可以感知,
物体在任意时刻的空间位置,
被誉为精确打击武器惯性,
导航系统皇冠上的“明珠”。

驰骋在现代战场上的飞机、
导弹、坦克以及各类水面舰艇,
在预定导航作战时无不需要,
精准的方位、速度、姿态等信息。
而激光陀螺正是精确导航的“心脏”,
时刻为利剑导航,有了它,
我们中国的武器装备就有了“火眼金睛”,
离开了它,导弹、鱼雷打不准,
航母、飞船要迷路。
对国家防御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民用领域,
激光陀螺同样发挥巨大作用,
它可以用于运载火箭的惯性制导系统,
或安装在望远镜上提供实时角坐标信息,
也可以观测地震波信息、
固体地面潮汐效应和测量引力波……


他所研究的激光陀螺这项技术,
曾经仅被极少数国家掌握并封锁,
之后中国已经掌握并广泛应用,
然而研究还远远不能结束,
还有一个个技术难题在等着他去解决。

上世纪80年代,激光陀螺研究,
陷入了“四频”与“二频”的争论中,
美国决定下马“四频”研究,
而他经过深入研究,
在所有人对美国盲目崇拜的时候,
他得出美国方案犯了原理上的错误,
继续进行坚持自己的“四频”的研究。
最终,实践结果证明他是正确的。
后来,美国也重新上马了“四频”。

对此,他曾深有感触地说:
外国有的、先进的,
我们要跟踪,一定要有;
但并不是说,外国没有的我们就不能有。




在他的带领下,今天,
中国已成功研制出多种型号的激光陀螺,
创造了我国在全世界该领域的多个第一:
第一台高精度反射率透射率测试仪;
第一个激光陀螺实验室样机、工程化样机;
第一个实现激光陀螺产业化生产;
第一家具有独立知识产权,
并能全闭环研制生产激光陀螺的单位
……
他还率领技术人员研制成功了,
全内腔绿色氦氖激光器,
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德国之后,
第三个掌握这种制造技术的国家。

因为保密的原因,他发表的论文极少,
几十年仅公开发表20余篇,
但每篇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
他撰写的《激光陀螺的物理性能》,
至今仍然是初入该领域研究者,
及高校有关专业学生的入门必读书。




到了耄耋之年,他已是步履蹒跚,
久治不愈的哮喘病、高血压,
已拖垮了他的身体。
可他却托着带病的身体,
努力为学生照亮前进的路。

要做他的学生那是,又难又累又苦。
难,难在他治学严谨。
他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
指导的博士生读六七年是常事。
他交给学生的课题,几乎全部都是,
激光陀螺研制中急需解决的攻关课题,
有时甚至是研制国外禁运的先进仪器设备。

累,累在加班加点是常事,
一次,某系统样机研制进入关键阶段,
他就带领博士生昼夜讨论问题、
分析数据、确定方案。

苦,苦在他不要求学生多发文章。
他觉得没有原始创新的论文不要发,
阶段性成果的论文要少发;
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工程应用研究上,
把问题彻底研究清楚了再写文章。
一篇文章,他的学生从材料准备到最终完成,
往往需要一年,两年甚至更长时间。

虽然又难又累又苦,
可他的学生没一个后悔的,
都为能成为他的学生而感到骄傲,
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好老师。




所有学生的论文,厚至百页,
可他都会仔细推敲,
提思路、出观点、改论述,
甚至对文中每一个公式,都亲自推导检验。
而他从不抢功,
学生写的论文无论他修改了多少,
也绝不会署上自己的名字。
他在学术上对学生严格,
平时却把学生当做孩子一样关爱,
对他们的生活照顾有加。

在他的言传身教下,
他的学生无一不成为国家栋梁,
有的已成为共和国的将军,
有的成为激光领域的知名专家,
也有的虽然年纪轻轻,却已崭露头角。




随着年龄增长,
他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可他那股拼劲儿却依然如故。
2008年,一场罕见的,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袭击长沙,
电力供应极其紧张。
在其他人准备欢度春节的时候,
他却又跑到实验室,
那时实验室只有晚上有电,
他就倒时差,白天睡觉,
到了晚上,就穿着解放鞋踩着积雪,
到实验室观察数据,指导实验,
而且一直工作到清晨停电后,
才步履蹒跚地回家。

2014年,央视新闻节目介绍,
国防科技大学激光陀螺团队时,
讲述我国一代代“陀螺人”,
兢兢业业、为国奉献的感人事迹。
新闻画面里,出现了他的身影,
他穿着一件普通背心,
坐在电脑前认真工作,令人感动。
有网友看后不禁感慨:
这位老专家就如同金庸小说里的“扫地僧”。



他就想能为祖国多做些,再多做些,
可他却再也没有时间了,
他的身体像陀螺一样,
已经旋转到了极限!

2017年12月6日,
院士高伯龙永远闭上了眼睛,
离开了这片他深爱的祖国大地,
享年89岁。



他将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激光事业,
而他自己,就是一束光。
他有着光一般的专注力,
研究长达40余年,
甘于寂寞,锲而不舍,
他有着光一般的威力,
外表普普通通,可他的灵魂,
耀眼、绚丽,震撼人心!


可就是这样一位大国脊梁,
却离开得悄无声息!
12月6日,他去世的消息,
无人问津,没有多少中国人知道!
整个朋友圈、微博,微信上,
铺天盖地竟都是明星余文乐的结婚消息。
12月7日,依然如此,
12月8日,12月9日,
一直到今天,无人关心,无人报道!
崛起的中国,
这绝对不应该是它应有的现象!




我们中国人都知道中国的导弹厉害,
航空航天厉害,航母厉害,
但是却不知道激光陀螺这项关键技术,
更不知道这项技术在中国的领军人!
是的,因为保密需要,
高老的研究的确很少有人知道。
作为科学家,他默默奉献,报效祖国,
肯定心里也没有渴求过,
能有多少人能知道他、记得他。
但我们却不应该觉得,这就是理所应当啊!

一个民族,正是有像他这样的人,
我们的民族才能有希望。
龙之角,凤之冠,国之栋梁,
他永远闭上了眼睛,
却为为国之重器装上火眼金睛!
英雄已落幕,但却不该被遗忘,
今天就请我们每一个中国人,
都记住一个伟大的名字:
高伯龙!

让我们一起向他送上迟到的致敬!
高老,您一路走好!

来源:加拿大留学移民网




收藏
收藏2
评分
评分
支持/赞
支持/赞6
反对/踩
反对/踩0

精彩评论5

跳转到指定楼层
6#
的的dawen 发表于 2017-12-18 15:39: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功勋卓著
5#
longlongago 发表于 2017-12-16 16:14: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政治革命哪顾得上。
地板
Alec88899 发表于 2017-12-16 15:38: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美地区
致敬真正的民族英雄.....
板凳
oliviasnow 发表于 2017-12-16 13:41: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那些“默默无闻”的贡献者,值得被人铭记
沙发
Smurfs摄影达人 发表于 2017-12-16 11:50: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蓝精灵
发布主题
推荐阅读更多+
广告位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微博Montreal weibo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Facebook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twitter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Youtube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linkedin

QQ-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 2014-2024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萌村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