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613-1276
contact@mengchenghui.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7:00
热搜: 房产 留学 医疗

“防止男孩女性化”引爆热搜,中国男孩已经没了阳刚气了吗?

[复制链接]
1303 5
蒙城小队长 发表于 2021-2-9 02:32: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自: 山西太原
来源:北美留学生日报

前段时间,话题“教育部答复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提案”冲上了热搜榜单。



原来,之前全国政协委员、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斯泽夫提出了《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

他在提案中表示,自己通过观察发现,现在中国的青少年有柔弱、自卑、胆怯等现象,追求小鲜肉式的奶油小生,这是男孩子的“女性气质化”。

而中国青少年的女性化趋势,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必将危害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

对这项提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404号提案答复的函》。



表示将通过加强体育教师配备、加强学校体育制度顶层设计、 深入开展健康教育还有加强相关问题的研究这四个方面来解决问题。



其中还提到了,下一步将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的培养。

这件事就像一石惊起千层浪,引发了全网热议。

有的人认为,中国的男孩子确实缺乏阳刚之气



有的人还把阳刚之气等同于会打架,说男人应该是崇尚武力的。



而有的认为,提案中把“柔弱、自卑、胆怯”这类贬义词归于女性特质,不仅是性别刻板印象,更贬低了女性



还有的提议说,不如让爸爸带孩子,爸爸做全职家庭妇男,保证孩子变得阳刚。



我们的社会上,把男生称为“娘”毫无疑问是在贬低他,而谈论女生说她“女汉子”更多就在夸奖她,难道在大家的潜意识里,男人就高人一等吗?

而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下,我们的孩子们又会遭遇什么呢?




其实在我国,提倡“阳刚之气”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知网上的相关论文比比皆是。



早在1989年《早期教育》上就有文章称,“为了更强盛的民族精神,我们必须从小保护男孩的男性意识。”
2019年,清华大学张新贵就发表了论文《试论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女性化男生的“阳刚精神”》
他提到,当前校园里的男生大多有较为明显的女性化特征,具体表现为:
“做事畏缩、依赖性强,个性喜静怕动、胆小无主张,缺乏冒险、勇敢和探索精神以及自信心不足等等。”
这一系列贬义词又被他归纳为女性特征,而这些特征难以给我国培养具有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动手创新能力的未来人。
这些文章里,充满了学者对男性“女性化”的焦虑和担忧
除了他们,为此担忧的还有不少男孩的家长们,为了激发孩子们的阳刚之气,她们甚至能狠心地将孩子送入培养男子气概的培训机构。

在搜狐新闻的这篇文章中提到,在8岁男孩张越妈妈的眼中,儿子爱哭、怕累、胆小,一点也不像个男子汉,急需改造。
于是她把儿子送进了本色男儿训练营,在这里,孩子想哭都不能哭,否则会受到变本加厉的惩罚。
“男孩们会用哭、闹、逃表达反抗,但总能被教练的办法抵消于无形,留下来的孩子选择顺从,一点点被家长和教练装进心中想要的模型。”

然而,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会逐渐养成压抑哭泣、情感、害怕的习惯,会不敢表达,容易抑郁,对孩子未来的人格塑造、心理健康甚至未来的亲密关系都会造成负面影响。

就像在纪录片《面具之内》里描述的那样。



男孩从小就被教育着,不能感情用事,要像个男人。



不能流眼泪,不能娘娘腔,不能让女人支配自己的生活。



只有显示出超常的男子气概,才能赢得父母的赞赏和关爱。



其中一个受访者就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他说自己从小就被祖父要求拥有男子气概,必须得更高、更强壮。

然而自己从小头发很长、说话音调很高还有点笨拙。



小时候,他是合唱团的成员,还会拉单簧管、打橄榄球做各种自己喜欢的事情。



然而中学时,一切都改变了,同学们欺负他、辱骂他是“娘娘腔、同性恋、胆小鬼”。

仅仅因为他看起来不够男人。



那是他第一次感受到社会的压力

于是他剪短了头发、改变了衣着还压低了声音,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变声的。



他更多的参与运动,加入了所有的球队,还跟啦啦队长约会,疏远那些不如他有男子气概的人。



他甚至还和自己的好朋友绝交了,因为朋友看上去很柔弱,不够有男子气概,比他受到的欺负更严重。

学校变成了他的训练场,教他表现男子气概,他远离了同伴嘲笑和辱骂,但内心却很孤独



有这些经历的男孩还有很多,他们会因为不想打架就得被排斥。



不想和各种女人滥交然后喝酒炫耀就被其他人鄙夷。



久而久之,那些试图压抑自己天性融入团体的男生会变得愈发压抑孤独,有的甚至患上了抑郁症,有的有了自杀倾向,还有的将暴力作为宣泄的出口

而那些始终被排斥的男生呢?

蔡依林的一首歌《玫瑰少年》就纪念了一位因为举止女性化而遭受校园霸凌致死的少年。



他叫叶永志,生性温柔体贴,细心乖巧,喜欢玩过家家还有烹饪,还会帮妈妈按摩。



然而也因此,在学校里受尽了欺凌

他被同学们堵在学校厕所脱裤子来检查性别,被喊“娘娘腔”,还被威胁要打他。

叶永志连在学校上个厕所都得战战兢兢,只能提早几分钟下课或者上课铃响后等厕所没人用女厕或者教职员厕所。

正因为不敢在厕所有人的时候去上厕所,所以那天他去厕所跌倒在血泊中时,也无人营救。



悲剧就此酿造。

而这些悲剧无疑和社会对男子气概的强求不无干系,将两性的特征限定死,只会带来更多的冲突。

性别刻板印象,无形之中在伤害着所有人。



《面具之内》提到了,男孩和女孩本质都是人类,他们的相同之处多过不同之处。

一项研究表明,如果给5万个女孩做心理测验,能得到一个钟形曲线,给5万个男孩做心理测验,也能得到一个类似的曲线。

这两条曲线有90%是重合的



男孩和女孩,绝不是处于对立面。

刚毅、坚强、勇敢、自信......这些美好的品质不独属于男性,女性同样也能拥有。

同样的,温柔、体贴、有同情心、同理心也不只属于女性,在男性身上,它同样是美好的特征。

而至于怯弱、胆小、自私......这些并不是只属于某一个性别的特性,而是人类都有可能拥有的弱点

回到“阳刚之气”这个词上来,百度百科里这样解释:

意指积极向上的精神,宽厚豁达且刚强凌厉的气度,坚持正确的行事准则,正直仗义的言行。



如果阳刚之气一词并不限定男女,那么教育部的这个倡导自然也就有其了意义。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锤炼坚强意志,培养合作精神”

“把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作为强国强教、利国利民的大事常抓不懈”

男生也好,女生也罢,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气、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无疑是一件好事。

就像央视新闻说的那样,阳刚之气并不等于简单的行为男性化,教育应注重培养人的担当和责任感



不必给性别套上枷锁,让孩子无论男女都能学会有担当、有责任心、内心强大无惧挫折,才是大家应有的追求。




收藏
收藏0
评分
评分
支持/赞
支持/赞1
反对/踩
反对/踩0

精彩评论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推荐
善行天下 发表于 2021-2-9 07:02:56 来自蒙城汇手机APP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从文教宣传上着手,很重要!
板凳
回忆曾经年少 发表于 2021-2-9 10:13:50 来自蒙城汇手机APP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因为现在的女孩都喜欢比较娘的男孩吧。大势所趋。
地板
飘在蒙城 发表于 2021-2-9 12:19:02 来自蒙城汇手机APP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送到部队锻炼三年再看!
5#
pauvre77 发表于 2021-2-9 14:36:50 来自蒙城汇手机APP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想起了25号宇宙

点评

行为沉沦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10 01:27
6#
pplive 发表于 2021-2-10 01:27:03 来自蒙城汇手机APP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行为沉沦了

0关注

1粉丝

26820帖子

发布主题
推荐阅读更多+
广告位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微博Montreal weibo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Facebook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twitter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Youtube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linkedin

QQ-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 2014-2024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萌村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