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613-1276
contact@mengchenghui.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7:00
热搜: 房产 留学 医疗

哈佛最受欢迎公开课:月薪五万为什么还是不快乐

[复制链接]
1195 0
萌村小萌 发表于 2018-4-13 21:00: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自: 陕西
小时候有“别人家的孩子”,长大还有“同校的男神/女神”……

脑子跟颜值一样好,学历和家境同样一流,工作后拥有传说中的“月薪五万”。

他们有个统一的名字:人生赢家。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人生赢家往往们对成功有着“变态一样的渴望”,凭着一股强烈的完美主义精神,才取得了常人达不到的成就。

但同时,这也给了他们巨大的压力。


哈佛大学公开课Happiness第15讲之《完美主义》视频截图

在哈佛大学的《幸福课》里,Tal Ben-Shahar教授提到,完美主义不过是对失败的失能性恐惧。

就算路上充斥着掌声与祝福,还是担心自己被超越、担心做得不够好、担心这一切无非只是运气……更担心别人觉察到自己的担心。

越是卓越,越容易掉入专为优秀者“制造的陷阱(High-performer Trap)中。

那些从小就被夸奖的孩子,比人们想象的更加自卑。

“都是运气罢了”

巴菲特说自己不过是一颗幸运的“精子”,赢得了“卵巢彩票”;

27岁就赚来130亿的陈士骏认为成功需要90%的运气;

美剧《绝命毒师》的导演被问到成功的秘诀,他笑道:“这片子能成,我已经偷着乐了。”

2017年8月27日,杭州,13岁最小新生陈舒音现身浙大开学典礼 / 视觉中国

也许有运气的成分在,但是排除客观情况,越成功的人往往容易自我否定,他们真的认为带来这些赞美与成就的只不过是运气,而不是个人能力。

在心理学上,这叫“冒充者综合征”(Imposter Phenomenon, IP),也意为自我否定倾向。

在1978年第一次提出“冒充者综合征”的Clance和Imes认为,对于这些“冒充者”来说,最大的困扰便是无法打破自我否定的死循环。

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Sheryl Sandberg曾在书中说,自己深受“冒充者综合征”的困扰,早上醒来总感觉自己是个骗子,只好在不自信的时候假装自信。

因为觉得运气大于能力,当掌声与赞扬如浪潮涌来时,这些优秀者便会认为自己“配不上”,感觉自己在欺骗他人,更害怕别人撕破他“虚假的面具”。

一项新的挑战或是任务出现,从来都在被夸奖的人便会自我怀疑,担心失败,因陷焦虑。

对此,他们会有两种反应:故意拖延或是过度准备。

“冒充者”们难以冲破的死循环 / Nickolas Means

故意选择拖延行为是自我妨碍的表现,为了避免“能力不够而导致失败”后的负面评价,主动做出能让失败原因外化的行为。比如:

模考前故意不复习,体育测验假装生病,上司交来任务谎称无多余时间完成,这样一来,一旦失败了,也可以自我保护。

去年一篇朋友圈热文《一个月就辞职:一个北大女生的求职悲欢》讲述了作者从实习到找工作的全部心路历程。

因为爱情羁绊、校招压力,北大女生在毕业投了60多份简历后,选择进入银行工作。然而工作没多久,便因为无法忘记最初的梦想毅然辞职,并通过努力最终进入到自己热爱的互联网行业。

很多网友说,文中那种面对未来选择的迷茫和初入职场的焦虑显得那么真实,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而作者那种“当机立断”的决心,却更让人佩服。

但更多的人没有作者的决断,一直犹豫不决,甚至故意拖延,只因害怕最后的失败结果。

尽管完全有能力完成,可还是要为自己设限。

日剧《逃避可耻但有用》剧照

另一种正相反的表现,是因为惧怕他人的失望,所以绷紧神经,对新任务过度准备。

《在轮下》是一部充满悲观色彩的作品,赫尔曼·黑塞笔下的德国天才少年汉斯为求功名,终日埋在书本里拼了命地学习。

在同学看来,汉斯的勤勉刻苦却“像是别人每天花钱雇你用功似的”,与他截然相反的自由少年赫尔曼曾对他说:“其实你是不喜欢用功的,只不过是害怕老师和你父亲罢了”。

从小活在家庭和学校的严苛注视下,当汉斯终于开始意图取悦自己,却因爱情的小挫折投河自尽。

因为习惯了优秀,习惯了碾压一切,开始为自己而活时却会因为一点打击而破碎不堪。


漂泊、孤独、隐逸的德国作家Hermann Hesse / 视觉中国

“冒充者”时刻逼着自己戴上骗子的面具迎接欢呼,因此更加惧怕。一旦失败,这面具会摔得稀碎,也让自己走向毁灭。

在对失败的极度恐惧下,优秀者的焦虑感越来越强烈,自信也不断被践踏。

多少人才毁于家庭教育

踏上人生巅峰却有着自我否定的倾向,“冒充者综合征”的提出者认为,这与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脱不了关系。

Sannak和Towell研究发现,过度保护和过严的管束容易让孩子得上“冒充者综合征”。

曾是香港《壹周刊》副主编的屈颖妍生了孩子之后便辞掉了工作,一开始她奉行放养政策,大女儿过得非常开心。

直到上了小学,她发现大女儿比起其他孩子落后了一大截,于是开始拼命地催着大女儿学习,两人的关系越变越差。

有一次大女儿问:“妈妈,为什么你不笑的?”

屈颖妍这才意识到,自己变成了“怪兽家长”。

有这么一种说法:“香港家长最害怕的不是孩子去援交,去吸毒,而是孩子有空闲。”

三岁开始上补习班,一年级直接布置乘法作业,从小证书奖状拿到手软,却没有一个在教他们怎么做人。

中国父母习惯于替孩子做决定,一边保护孩子一边逼迫孩子,孩子一旦不听话就呵斥、责怪,然而这种做法却会让孩子产生焦虑感。


幼儿参加奥数培训 / 新华社

大量的研究表明,被严苛保护“绑架”出来的,是低自尊的优秀小孩,他们往往感觉自己力不从心,也总会有强烈的自我批评。

过度的教育让孩子慢慢枯萎 / TED演讲

“一切向分数看”的教育观期望孩子们能成龙成凤。但King和Cooley的研究显示,家庭成就意向与自我否定倾向正相关,孩子被寄予的期望越高,越容易成为“冒充者”。

2015年,合肥市一对望子成龙的父母因呵斥制止写完作业的儿子玩游戏,少年连夜离家出走;

2016年,湖南一位16岁的男孩因为“所有人都看好他”却成绩下滑而买醉,欲卧轨自杀……

2017年3月20日,沈阳一名高三女生跳楼自杀,原因是最近一次考试不理想,心理受挫……

一直在“好孩子”的期待中成长起来的人们,往往缺少独立人格,心理也更加脆弱。

他们依赖于父母从小为自己所做的安排和选择,缺少自我开发的能力;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到了个人选择的时候,犹豫不决;害怕尝试,更无法承受世俗意义上“失败”的后果。

他人过高的期待和力不从心的矛盾,足够毁掉一个本来优秀的人。

夸奖不如走心交流

交流是解决一切的根本。

比起“无微不至”的保护,和听腻了的夸奖,成长中的人更需要情感交流。


因为严苛的东方教育模式红遍全球的“虎妈”蔡美儿没有“失去”她的孩子,从哈佛毕业的大女儿直言,“我的童年是快乐的”,父母给予的是自信而非自卑。

她说平日里一家人有乐趣,并不是像外界想象中痛苦。

小女儿说,妈妈并不是“直升机家长”,因为妈妈一直尊重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努力帮助她实现。

和睦交流的环境下,严苛的教育也不妨碍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都可以理解,但是用“这样做妈妈才会爱你”来交换孩子的“懂事”,那颗隐忍之心下,是孩子日复一日的失望。

成为了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之后,更不可能有喘息的空间,从父母的期望,变为老师的期待,再后来的“监督者”有伴侣、孩子、同事。

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以前觉得身上扎着的是父母的目光,后来脱离了父母才发现,一直“监视”着你的,早就变成了内心的自己。

不如从此卸下内心的防御,从容纳自己的一次错误开始,不断接受自己的平凡与伟大,用鼓励去摘掉“冒充者”的帽子。

优秀这件事,除了自己,没人能评价。

本文转自公众号:加拿大中文报
收藏
收藏0
评分
评分
支持/赞
支持/赞1
反对/踩
反对/踩0
村长小助理~

1关注

240粉丝

15627帖子

发布主题
推荐阅读更多+
广告位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微博Montreal weibo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Facebook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twitter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Youtube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linkedin

QQ-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 2014-2024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萌村老王